当前位置: 首页 > 检测项目 > 其他
评定沾色检测

评定沾色检测

发布时间:2025-07-25 18:14:06

中析研究所涉及专项的性能实验室,在评定沾色检测服务领域已有多年经验,可出具CMA和CNAS资质,拥有规范的工程师团队。中析研究所始终以科学研究为主,以客户为中心,在严格的程序下开展检测分析工作,为客户提供检测、分析、还原等一站式服务,检测报告可通过一键扫描查询真伪。

评定沾色检测:原理、方法与结果解读

一、核心原理与目的
沾色检测(俗称“移染测试”)核心在于评估有色材料(如织物、皮革)在与特定介质(如汗液、摩擦物、洗涤液)接触后,其颜色向相邻白色或浅色材料转移的程度。其目的在于衡量纺织品在日常使用或特定处理过程中的色牢度表现,预测产品在实际穿着、洗涤或摩擦中引发颜色迁移的风险,为产品质量控制和消费者体验提供关键依据。

二、主要检测方法类别及应用场景
沾色检测通常依托特定的色牢度测试方法展开,常见类型包括:

  1. 摩擦色牢度测试

    • 原理:模拟日常摩擦场景,使用标准干/湿摩擦布在固定压力下对有色样品表面进行往复式摩擦。
    • 评定对象:摩擦布上的沾色程度。
    • 应用:预测服装袖口、领口、裤缝及箱包等摩擦频繁区域的掉色风险。
  2. 汗渍色牢度测试

    • 原理:将有色样品与标准贴衬织物(常用多纤维布或单纤维布)叠合,浸透人工汗液(酸/碱性),在恒定温湿度下施加压力处理。
    • 评定对象:贴衬织物上的沾色程度。
    • 应用:评估内衣、运动服、贴身家纺等接触汗液后是否污染其他衣物或皮肤。
  3. 水渍色牢度测试

    • 原理:类似汗渍测试,但介质为蒸馏水或去离子水。
    • 评定对象:贴衬织物上的沾色程度。
    • 应用:预测衣物遇水(如淋雨、洗涤)时染料渗出污染其他织物的可能性。
  4. 洗涤色牢度测试

    • 原理:有色样品与标准贴衬缝合放入洗涤液中,按特定程序(温度、时间、机械力)模拟机洗/手洗过程。
    • 评定对象:洗涤液中染料溶出情况及贴衬织物上的沾色程度(后者即沾色检测范畴)。
    • 应用:评估各类纺织品经多次洗涤后对其他共洗衣物的污染性。
 

三、标准化的沾色评定流程

  1. 样品准备

    • 严格按照适用标准(如ISO, AATCC, GB)裁剪规定尺寸的有色试样和白色贴衬织物。
    • 确保贴衬织物符合标准要求(如多纤维布DW或TV型,或指定的单纤维布如棉、尼龙等)。
    • 组合试样(如缝合、叠放)需符合测试方法规定。
  2. 条件处理

    • 根据测试类别选择介质(如特定汗液配方、蒸馏水、洗涤剂溶液)并按规定浓度配制。
    • 试样在介质中充分浸润(如汗渍、水渍测试)。
    • 将组合试样置于规定的测试仪器装置中(如汗渍牢度仪、摩擦牢度仪、洗涤牢度仪)。
    • 在标准环境(温度、湿度)下,施加规定压力和时间进行处理。
  3. 干燥

    • 处理结束后,小心分离试样与贴衬织物(如适用)。
    • 在不超过60°C的空气中悬挂干燥,避免直接热源烘烤,防止染料进一步迁移或分布不均。
 

四、沾色级别的评定依据

沾色程度的核心判定工具是沾色灰卡

  • 物理形态:由一对并置的中性灰矩形纸片组成。
  • 等级划分:通常为5级至1级(或对应数字5至1),部分标准扩展至5-9级。
    • 5级:无可察觉的沾色(最优)。
    • 4级至1级:沾色程度依次递增,色差(∆E)明显增大。
    • 1级:严重沾色(最差)。
  • 评定方法
    1. 将处理后的白色贴衬织物(摩擦布或贴衬布)置于标准光源箱内。
    2. 在D65标准光源(或指定光源)下,环境为中灰色背景(Munsell N5)。
    3. 将贴衬织物与沾色灰卡并列放置,视线与其约呈45度角。
    4. 仔细比对贴衬织物上被沾染区域的颜色变化(即与原白布的差异)与灰卡上各对矩形之间的视觉色差
    5. 找出与贴衬织物沾色程度最接近的灰卡等级,即为该次测试的沾色级数。若介于两级之间,可标注半级(如3-4级)。
 

五、结果报告与解读要点

  1. 规范报告

    • 清晰注明所依据的测试标准(如GB/T 3920, ISO 105-X12)。
    • 准确报告测试类型(如汗渍酸/碱、摩擦干/湿、水渍、洗涤)。
    • 记录最终的沾色级数(如4级、3级)。
    • 若评定多个贴衬(如多纤维布),需分别报告每种纤维上的沾色级数。
  2. 结果解读

    • 等级高低:级数越高(如4-5级),表明被测材料抵抗颜色转移的能力越强,沾色风险越低;级数越低(如1-2级),则沾色风险高,产品质量堪忧。
    • 标准要求:不同产品类别或用途对沾色牢度有最低等级要求(如婴幼儿产品通常要求≥4级),判定结果是否合格需参照具体产品标准或客户要求。
    • 风险研判:即使达到最低要求,较低的等级(如3级)仍提示存在一定沾色风险,需结合产品定位和使用场景综合评估。
 

六、影响评定准确性的关键因素

  1. 环境光源:非标准光源下的视觉评定会产生显著偏差。
  2. 评定人员:操作者需经验丰富、无色觉缺陷,并定期接受校对培训以保证一致性。
  3. 样品状态:贴衬织物干燥不平整、沾色不均匀会影响比对判断。
  4. 灰卡状态:灰卡应保持清洁、无褪色或污损,并按标准定期更换。
  5. 测试条件:介质浓度、温度、压力、时间等参数需严格按标准执行。
  6. 贴衬织物选择:不同纤维对染料的亲和力不同,选错贴衬会导致结果失真。
 

七、提升沾色检测可靠性的措施

  • 严格环境控制:确保实验室温湿度、光源条件符合标准。
  • 人员资质管理:定期培训与考核评级人员,进行目光校对。
  • 规范化操作:所有步骤必须严格遵循标准操作规程(SOP)。
  • 设备校准维护:定期校准摩擦仪、汗渍仪等设备,确保施加压力准确。
  • 标准物质管理:妥善保存和使用标准灰卡、贴衬织物、人工汗液等耗材,注意有效期。
  • 引入仪器辅助:在争议或高精度要求下,可借助分光测色仪测量贴衬织物的色差值(∆E)作为客观参考(但最终评级通常仍以灰卡目视为主)。
  • 实验室间比对:参与能力验证活动,确保实验室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。
 

结语
沾色检测是评估纺织品色牢度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,其结果直接影响产品的市场接受度和消费者满意度。通过深入理解检测原理、严格遵守标准化流程、精准运用沾色灰卡进行评定,并结合对影响因素的严格控制,可有效提升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与可靠性,为产品质量的把控和市场风险防范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。

检测资质
CMA认证

CMA认证

CNAS认证

CNAS认证

合作客户
长安大学
中科院
北京航空航天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合作客户
联系我们
联系中析研究所
  • 服务热线:400-635-0567
  • 投诉电话:010-82491398
  • 企业邮箱:010@yjsyi.com
  • 地址:北京市丰台区航丰路8号院1号楼1层121
  • 山东分部: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唐冶绿地汇中心36号楼
前沿科学公众号 前沿科学 微信公众号
中析抖音 中析研究所 抖音
中析公众号 中析研究所 微信公众号
中析快手 中析研究所 快手
中析微视频 中析研究所 微视频
中析小红书 中析研究所 小红书
中析研究所
北京中科光析化工技术研究所 版权所有 | 京ICP备15067471号-33
-->